徐长征的毛泽东情结——毛泽东特型演员徐长征 做客中国干部网 |
一 1960年九月的一个早晨,徐长征就出生在这山沟里,一个叫徐大户的小村庄上。 所谓徐大户,就是一百多口全是姓徐人家都集中在一个大院里。有的是四世同堂,有的是五世同堂。民风纯朴,尊老 爱幼;男耕女织,辛勤劳作;金童玉女,书声朗朗;亲朋好友,迎来送往;逢年过节,吹拉弹唱;男婚女嫁,欢天喜地;红白喜事,你助我帮;好戏连台,山谷回荡;秋千荡扬,迷藏逗乐;牛欢马叫,鸡犬相鸣;粗茶淡饭,香飘四野;鞠躬作辑,长幼有别;松枝爆竹,噼噼啪啪;杀鸡宰牛,洗衣淘菜;捞虾捕鱼,担水劈柴;其乐融融……好一派 世外桃源。 走近徐大户的那个大院,抬头望去是一处清朝建筑。一个大大的山寨门,半尺多厚重重的两扇大木门,高高的门楼,雕梁画柱,飞檐走壁。顶端飞鸟走兽,盘龙卧虎。门前雄踞着用青石细雕的两个大老虎;门后上下四个洞,说是用来上门栓用的;门外墙上还镶着几个带孔的拴马桩。经过一个长长的走廊走进去,是四个独立的方方正正的四合院,全是高高的青石门梯;房子是青石为基,青砖灰瓦结构。高门雕刻,飞龙开凤,大梁方柱。每个四合院的屋内,都摆设有古老的桌椅条几,床铺书架,笔墨纸砚,四经五书,唐诗宋词,纺车织机,锄镐犁耙;钧瓶鋾罐,横书竖画,一应俱全。主席画像悬挂中央,井然有序。 四个四合院的后边,是几十丈高成半弧形的黄土崖,依势挖有十几条窑洞,青石砌门。窑洞内宽敞舒适, 冬暖夏凉。大洞内还拐有一两个小洞,放有小床铺。灶洞通外,青烟袅袅。窑洞上方还有一两个小天洞,鸽子成群,飞来飞去。有的大洞内地下还设有暗洞。大院高处的四周,又是寨墙高筑,墙内荆棘密生,藤葛相绕,水泄不透;望而退却,飞鸟难进。 大院后靠一座大山,山上柿树、桃树、梨树、枣树、核桃树,枝叶茂盛,硕果累累。山半腰明显凸出了两个巨大的石头,老人管它们叫老虎头,极像的。一公一母,四目相互窥视,瞭望着山下的小村庄。母的张开着一个大大的石嘴,形成了一个大石庵,十几个放牛娃能同时在里面乘凉避雨,抓石玩耍,乐而忘归。老虎头向下托出了一个长长的土岭,土岭上土地肥沃,依势而下,块块田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山水浇灌,味道俱佳。在土岭靠近村庄的上方有一块大约30亩的平地,是徐家的祖坟,坟地里墓碑林立,碑文清晰;古柏老松,遮天蔽日;坟地四周,站立着四个怪兽,神态各异。其中有一 个碑文上排下了徐家前十代的取字, “治长震同天,树德培家光”,到了徐长征这里已是第七代“德” 字辈了,他的乳名就叫徐德志。祖坟往下东边又伸出一个形似龙头的小山头,上面有许多大柏树,龙头直扎进前面一个宽敞的水库里,把村庄包围着。村前又是一座红石山,山上长满了花椒树;村西又有一个小山头也围着村伸向河里,叫龟头咀。 在这个美丽的小山村,徐家祖祖辈辈在这里繁延生息,日出而作,日落而休,已经生活了五百年。 二 书山有路勤为径,书海无涯苦坐舟 小山沟虽然很深,但不乏有读书人。其徐家祖上还出过秀才举人呢。徐长征的父亲就是个文化人,19岁入党做过区里的会计,而且还有一手好毛笔字,从6岁起,父亲就手把手地教他写毛笔字,写的第一章就是“为人民服务”,临摩的是柳公权的柳体。 其间,父亲还给他讲了书法方面的很多传奇故事,至今仍记忆犹新,比如, “王羲之飞笔点太原”,说的是:西北要塞太原城门建成后,搭了一个很高的云梯,让王羲之上去题写“太原”二字,结果王羲之上去后写了两个字就下来了,下面人们议论纷纷怎么把“太原”写成“大原”了?王羲之嘿嘿一笑,拿起如椽的大笔饱蘸浓墨,嗖的一下飞出去了,正好点在“大”字的下面,原来的“大原”倾刻间变成了“太原”…… 古代那些著名的书法家刻苦练字,熟能生巧的故事,深深地影响着徐长征。 8岁入学后,徐长征就像卸犁后的饿牛,一下子闯进来了菜园子里,贪婪地吃起来。常常是披着星星去上学,带着月亮回家中。读书、练字,假期上山放牛,还要在山上大声地朗诵,震得满山谷回荡。深夜的油灯下,母亲在纺花织布,他陪着母亲把下学期新课本上所有的作业都几乎完成了。到了小学四五年级和初中,平常还大量背诵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诗词,唐诗宋词和许慎的《说文解字》,文言虚词实词解读,古文精选等,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同级段第一名,历任班长和学生会干部。 最令徐长征终生难忘而又受益一生的是在初中的那个王文建老师。王老师原是一名私塾老师,后转为公办老师,有着一手全乡数一数二的毛笔字,并且古文功底相当雄厚,作为班主任的王老师对身为班长的徐长征,更是处处事事极为严厉,标准更高,常常是单杆训练。就练习毛笔字来说吧,按照王老师的话说:“你才练多少张字?我练字用的纸三间房子都摞不下,(正面写了写反面,大字写了填小字),用的墨水让你担都担不动”,要是一个字练不好,王老师就掂着他的耳朵,掂到讲台上亮相,就一个“永”字不知练了几百遍。正所谓严师出高徒,在初中徐长征打下了坚实了基础,而且练就了一手颇具功底的毛笔字。初中毕业后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乡重点高中。高中毕业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大学中文系。 更有趣的是,在初一放暑假时,徐长征向王文建老师借书看,王老师想了想,从他那许多存书中借给一本400多页的《毛主席的故事》,长长的一暑假,徐长征认认真真、反反复复地看了五遍。书中那几十个故事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之中,毛主席从童年、少年、青年时代是如何立志、读书、做人的;又是如何立志改造中国和世界的;又是如何建立新中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书中那些如数家珍的故事,在徐长征幼小的心灵中永远地扎下了根。到了春节放寒假,徐长征又向王老师借书看,不知什么原因,王老师又把这本《毛主席的故事》拿给了他,并约法“五不”:“不许弄脏,不许涂抹,不许折破,不许转借,更不许丢失,要完璧归赵”。 拿到《毛主席的故事》后,徐长征想,王老师那么多本好书为什么不借给他看?他很想看一下书架上摆着的《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还有那《水浒传》、《林海雪原》、《智取威虎山》还有……,为什么偏偏又给了他这本书?是否王老师忘了曾借给过他《毛主席的故事》?当时徐长征也不敢问,更不敢挑选,因为王老师是非常严厉的。事隔二十多年后,直到徐长征已走上了毛泽东特型演员的人生之路,有一天徐长征千方百计的打听到他那难以忘怀的王老师,专程去看望的时候,问起当年的疑问,王老师才笑着说:“伟人的成功之路就是你要走的道路,无非想在你世界观正在形成的时期让你选择一条路子走”。听罢王老师的话,徐长征已流下了眼泪,一股暖流烧热了他的全身。 那年寒假徐长征又把王老师借给他的《毛主席的故事》看了三 遍。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当到了晚上,徐长征常常作梦,去到了书中描写的那个神秘而又向往的韶山,去到了生养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故乡。又在那模湖而又清晰的田埂上,南岸私塾学堂里见到了毛主席,梦醒来,才知是在做梦,仔细想想梦中那些场景有的是书中描写的韶山,有的是自己家乡的山山水水,从那时起毛主席那“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需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雄心壮志,在悄悄地潜移默化着徐长征的成长人生。 三 伟人长依依,人民长相思 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中国人民的大救星毛主席永远的与世长辞了,全国人民无比悲痛,北京天安门前聚集了二十多万人民沉痛悼念,这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当时年仅16岁刚刚踏进高中门坎的徐长征更是万分悲痛。他从来没有想过毛主席还会死,等有朝一日去了韶山还能见到他老人家呢,以后也只能象以前一样在梦中相见了! 从此他牢牢记住毛主席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转眼,毛主席已经离开他的人民三十多年了,但是时光的流逝,并不能抹去人们的记忆,毛主席离开我们越久,他的人民越是更加深深地怀念 他。 1999年春节,湖南电视台打出了一则招募毛泽东特型演员的广告,徐长征无意之中看到了,他想,做一个毛泽东的特型演员,是一件多么神圣而又伟大的事情啊,从来不敢想,那好象是国家的大事,这要有国家重要领导人来决定,听说古月就是由国家主席杨尚昆圈阅的。但广告中明明写着只要符合条件就可报名应聘:大学中文毕业,有一定的中国古代文学和古文的底子,对中国历史和毛主席一生有一定研究,擅长毛笔字,身高接近,长相近似。根据自身的条件徐长征想,这些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容貌长相上越来越像毛主席中青年时期的形象,经常有人说他像毛主席。徐长征就大胆地按照要求寄去了三张照片和个人简历,过了春节,潇湘电影制片厂通知他去面试,没想到竟被导演一下子就相中了。从此徐长征就踏上了塑造伟人风采这条神圣而又伟大的崭新的人生之路。 为了扮演好毛主席,按照导演的要求,徐长征到韶山去体验生活。当徐长征第一次踏上去韶山的路,心情无比的激动,他想,哎呀,自从中学时代王老师借给他那本《毛主席的故事》那时候起;自从徐长征看了《毛主席的故事》八遍后的那时候起;自从他在看了《毛主席的故事》后在梦中的韶山见到毛主席的那时候起,徐长征就渴望有一天能去到韶山。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他以毛泽东特型演员的身份到了梦寐以求的地方去体验生活。 一路上徐长征象要回到自己久别的家乡一样,归心似箭,终于到达了韶山。当他踏上韶山的第一寸土地,他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把韶山路边那红彤彤的红土,抓了一把,立刻放到嘴里,嚼了一嚼,细细的品尝了一下,看那养育伟人家乡的土是什么味道,那红土在徐长征的嘴里嚼了又嚼,品了又品,那红土黏黏的涩涩的,他用他口中的唾液把它溶化,把它稀释,一下子咽进了肚子里。此时,徐长征热血沸腾,他心里暗暗的想,什么都会变,唯独养育伟人家乡的山水不会变;养育伟人家乡的红土不会变。这红土是多么的珍贵,这红土的味道是多么的美,有什么奇珍异宝能比这韶山的红土更珍贵,有什么山珍海味的味道能比这韶山红土的味道更美。望着这红彤彤的 红土徐长征的眼睛湿润了,徐长征的心潮澎湃了。毛主席啊毛主席,你就是在这红土地上长出的稻子滋养下长大的;你就是在这红土地上流出的泉水滋养下长大的;你就是在这红土地上走出乡关的;你就是在这红土地上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你就是在这红土地上让它长出了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稻草来的。 一到韶山,徐长征就深深的扎进了韶山的怀抱之中,象婴儿吸取母亲的乳汁一样,深深吸取韶山的滋养。那神密的韶山,山青水秀,树木丛生,杂草茂盛,翠竹满山,整个笼罩在紫气东来的云雾之中。那秀美的韶峰,那神密的滴水洞,那老虎雄踞的虎歇坪、祖坟地;那主席曾经游过泳的韶山水库;那刻有毛主席祭母文的父母坟;那主席受启蒙教育的南岸私塾学堂;那受全世界人民瞻仰的故居,毛主席铜像和毛氏宗祠……徐长征走遍了韶山的山山水水,家家户户。那里的一草一木,对徐长征来说都充满了深深的感情。小时候毛主席跟爷爷在哪里打过猎;在哪里放过牛;在哪里种过稻子;在哪个池塘游过泳;在哪个学校读过私塾;在哪个宗祠请过乡亲们吃过饭;在哪里开过党小组会议;在哪里举办过农民夜校;在哪条山路上遇到过老虎;在哪条山路上被农民用椅子做成的单架抬着躲过军阀的追捕;又在哪个小河沟里捕抓过小鱼……徐长征唯恐漏掉一处,往往是清晨起床直到夕阳落山,徐长征都一一的印证,有时候在那夜深人静的时候,还在灯火辉煌的毛泽东铜像广场,对着毛泽东塑像,诉说着自己的心里话和对他老人家的无限哀思,在韶山的农民家中一月100元租上一间房子,饿了吃点米饭,渴了喝点山泉水。有一天晚上他在毛主席种过的稻田的田埂上又一次梦到了毛主席,他老人家一脸高兴的样子,穿着一身灰色的中山装,徐长征加紧步伐走到了主席身旁,主席抬起他的右手轻轻的拍着徐长征的左肩说:“年轻人,你想做的事,只要你坚持,就一定能够实现。” 鸡叫了,天亮了,徐长征从美梦中醒来,梦中又一次见到毛主席那情景历历在目,他赶快跑到那一块稻田的田埂上见到主席站的那个地方,久久的站立在那里,回味着梦中的情景,毛主席的那句话,深深的刻在他的心中,给了他极大的鼓励和信心。 从此,在井冈山、延安、西柏坡和毛主席纪念堂……都留下了徐长征的许许多多的脚印。有一次徐长征和军队的一位领导一块去北京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随着长长的队伍走到了纪念堂门口,把门的武警说:“不能带小包入内,把小包存起来再进。”徐长征急切的 想见到毛主席的遗容,还要在退出去再排两个小时的长队,那种心情无法抑制,于是,那位军人就向武警说:“他是毛主席的特型演员,最近要拍一部毛泽东的电影,想进去再一次看看毛主席,体验一下感情。”当武警同志听到这些话后,就特许 让他们进去了,进去以后,他们随着瞻仰的队伍,三分钟就要走出毛主席纪念堂,徐长征感觉时间太短了,想在那里多看一会儿毛主席的面容,于是他又试着向站在主席水晶棺旁边的武警说了他的心思,武警听到这话就特许他在那里多站上一会。徐长征这一站就是三十八分钟,徐长征望着毛主席那慈祥的面容,看到毛主席好像安静的睡着了,随时都会醒过来一样。来自全国的人民,有的在毛主席的面前深深地鞠躬流下了眼泪;有的紧锁着眉头深情的依依不舍的走去,这其中有 年逾花甲的老人,有年轻的学生……徐长征又一次的体会到毛主席在人民 群众的心中永远不会磨灭,将世世代代的流传下去。 四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年轻人,你想做的事,只要你坚持,就一定能够实现。”经过艰辛的努力,徐长征出演了《毛主席去安源》、《井冈山风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在许昌》等影视剧。又到北京电影学院进修一年,拜师“八一”、“北影”、“潇影”、“龙江电影制片厂”、“河南省话剧团”、“湖南省话剧团”的许多专家和导演。2006年“许昌晨报”以“崇拜毛主席、形似毛主席、神似毛主席——许昌出了个‘毛泽东’”为标题大幅报导了徐长征扮演毛主席的心历路程。2008年在湖南省话剧团面向全国招幕毛泽东特型演员的全国海选中,又以663300票的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定为中青年毛泽东形象第一名,并在同年纪念毛泽东诞辰115周年的隆重活动中被韶山村党委村委特授予“毛泽东特型演员徐 长征为韶山村荣誉村民”的称号。并拜毛氏祖宗改名为“毛长征”,被韶山人民认可为毛家后代。在毛泽东铜像广场和毛主席的女儿,李敏、李讷及孙子毛新宇一起庆祝毛主席的生日。2008年,徐长征又登上了“全国青少年春节文艺联欢晚会”“国际侨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 近日,座客“中国干部网”,被邀请出任“中国干部网艺术总监”和“中国干部网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 。徐长征将和中国干部网全力合作,组织“伟人之声红色之旅教育联合会”鼎力打造:全国范围内的红歌会、毛体书法大奖赛、红色景点摄影大奖赛。 做为毛泽东特型演员,努力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发扬老一辈光荣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演绎伟人风采,是永远担负的责任和义务。 作者:中国干部网 张玉树 2009年7月1日于郑州 |